5.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完成年度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任务,做好沼气项目“一池三改”的改厕工作。
6.开展村镇卫生清洁活动。搞好乡村柴草堆、粪土堆、沙石堆专项整治,做到“三大堆”合理设置、有序堆放的村每年新增2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外排污染物达标率达到85%。建立“村收集、乡(镇)集运、市(县)处理”的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
7.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每年冬、春季组织开展集中灭鼠活动,鼠、蚊、蝇、蟑螂等“四害”孽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8.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无烟单位所占比例3年间分别达到10%、20%、30%。2010年6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达到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2011年力争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率先成为无烟场所;候车厅、售票厅等公共场所全部达到室内无烟;城市建成区内无烟草广告。
9.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强化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管理,疫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
10.大力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一类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
11.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达到50%;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个体化管理率达到80%以上。
1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10年城市社区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30%; 2011年、2012年按照国家要求逐年提高。
13.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14.努力提升群众健康素质。到2012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及传染病总发病率、死亡率继续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15.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到2012年,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健身设施网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基层健身站点数量逐步增加。
二、行动内容
(一)宣传教育行动。
1.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城乡整洁健康泰安行动。(市卫生局牵头,市爱卫会成员单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