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凉山州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三)家家住房实现功能化区分。住房、厨房、杂物房、厕所、畜圈独立修建,使用功能明晰,水电管线和内部设施配套,庭院保持洁净舒适。
  (四)户户配套饮食起居生活用具。坚持“政府倡导、群众主体、干部帮扶、社会捐助”的原则,示范引导群众积极配套添置,普遍达到睡有床铺、盖有棉被、坐有凳子、炊有灶台、餐有桌凳、食有碗筷的标准。
  (五)人人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和家庭卫生,做到勤洗衣被勤洗澡,勤洗脸脚勤刷牙,勤扫庭院勤除污;主动维护公共卫生,保持入户道路洁净,打扫公共活动场所,确保村容整洁;自觉参与文明创建活动,敬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友善,爱护公共设施、维持公共秩序;积极维护乡村社会治安,认真履行村寨群防群治义务,踊跃参加乡村文体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不酗酒不赌博,不贩毒不吸毒;树立家园意识,发展家庭经济,勤学善用科学种养技术,苦干实干勤劳致富,支持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积极促进共同富裕。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启动“板凳工程”,转变饮食起居习惯。组织单位、职工向彝区农户每户至少赠送 3 根板凳,倡议社会各界积极捐助饮食起居生活用品,带动群众积极购置。同时,规划实施可再生、清洁、环保能源项目,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和“一池三改”工程,最大限度地普及生活用电用气,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全面推广省柴灶。通过“板凳工程”的示范引导,家家户户有床铺、灶具、桌凳、碗筷等饮食起居生活用具,改善生活条件,结束就地而坐、席地而卧、和衣而眠、裹毡而睡、三锅桩炊煮、簸箕盛饭、席地用餐的历史。
  (二)深入整治村容村貌,转变公共卫生习惯。继续规划实施新村建设项目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落实“一池三改五通”、整治村寨“五乱”,搞好入户道路硬化,房前屋后路旁栽花种树,禁止牲畜在村寨公共活动场所敞放,禽畜粪便及时收集入厕,净化绿化美化村寨环境。同时,继续推进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广泛安装使用自来水,规划实施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工程,为勤洗衣被、勤洗漱提供良好条件,提高个人卫生和健康水平。
  (三)优化房屋功能布局,转变民居建筑习惯。抓住实施“百村示范”建设、彝区“三房”改造和生态移民等工程契机,突出使用功能划分,充分示范引导,改造或修建住房(一间堂屋套两间卧室)、厨房、杂物(石磨、农具、柴禾)房、厕所、畜圈,并按生活区与饲养区布局,生活区尽可能设计可供晾晒的小院坝,彻底结束畜圈建在堂屋的历史。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