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实施意见

  --分类指导。根据城镇和农村的特点,针对社会不同群体、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等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参与体系,努力构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求实创新。总结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心理疏导、典型示范、社会监督等各种手段,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
  四、工作内容
  实施“十大工程”,不断创新形式,营造有效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始终围绕时代要求,紧扣发展主题,立足凉山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创建渠道,丰富活动内容,使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效果越来越明显,掀起新一轮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热潮。深化文明城市(县城)、文明行业(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风景旅游区、文明营地、文明家庭、城乡共建、志愿服务等创建活动,着力于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化建设,不断提高创建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夯实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基础。要着力深化拓展、延伸、辐射,在量上不断积累、在质上不断提高。要更加重视以提高全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为重点的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牵头单位:州文明办。
  责任单位:州文明委各成员单位。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治理涉及民生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整合“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工作平台,采用集中治理、配套设施和完善管理的工作思路,明确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安排和主要任务,力争通过三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使我州城乡环境的面貌发生较大改观。
  牵头单位:州规划和建设局。
  责任单位: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三)新农村建设工程。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村民自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当前,在新农村百村示范建设工作中,结合彝区“三房改造”和藏区牧民定居工程,应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禁毒防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全过程,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抓紧抓实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创建活动,引导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诚信守法、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婚育新风,优生优育、少生快富。三是深入开展“讲文明、尚科学、改陋习、树新风”活动。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大力整治村庄“五乱”(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落实“四通五改”(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和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改善环境卫生),推广“六进农家”(勤在农家、富在农家、净在农家、康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积极推进农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四是更加广泛扎实地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拓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示范乡镇、城乡共建活动,进一步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基础。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集市活动,使农村集市成为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重要窗口,推动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有一个大的提升。扎实推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平台。五是着力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比较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繁荣农村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充分挖掘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培育和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农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牵头单位:州农办。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