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围绕创业创新创优,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活动。创业是群众致富的根本,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创优是率先发展的根本,创业创新创优的社会根基在社区。要利用科普教育的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多种阵地,在社区有劳动能力的普通人群中,开展生产技能、生活技能、岗位资质等内容的培训,扩大他们吸收科学知识的能力和依靠知识的发展意识,适应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创业创新的需要。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创业要采取专项帮扶的科普行动,一方面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科学素质和自我生存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倡导社会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互助精神。
3、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创造性开展科普工作。要将科普与和谐社区各项建设有机结合,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营造博爱诚信、包容开放、谅解宽容、团结互助的社区人文环境。积极探索科普在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议事能力,增强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促进社区工作倾听民声、畅通民意,使科普工作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社会力量。
4、围绕学习型社区建设,构建科普平台。科普作为社区发展中起重大作用的一种主要教育形态,是社区居民获得继续教育的社会途径。社区科普要针对不同人群尤其是大量“社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利用社区科普学校、社区科普活动室等阵地,举办经济、政治、文化、环保、卫生、保健、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社区居民论坛等互动型的学习活动,让社区科普成为社区居民接受终身学习的平台。
5、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举办面向职工的专题讲座和企业内部的学术会议,大力普及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知识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知识,提高管理干部的决策水平和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科协和企业工会、职工技协等组织要在开展企业群众性科普活动方面做出新的成绩,广泛开展操作比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创新、创效”、“青工技能竞赛”、“讲理想、比贡献”、“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等活动,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企业内部刊物、广播、闭路电视上开办科普专栏,设立科普橱窗、职工图书室等,把科普工作与职工岗位培训、职工技能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继续工程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广大职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能力。
6、围绕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进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针对企业高技能人才严重缺口的状况,企业科普工作要突出抓好高技能普及,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型、复合型和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此外,企业还要积极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将科普与企业经营活动结合起来;有条件的企业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社会公益性科普事业、参与社会科普活动;要充分利用有关实验室、产品陈列室等条件,使其成为企业面向社会的科普宣传阵地。要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社区科普学校等科普场所和设施的作用,开发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包括科普挂图、图书、音像制品等),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的共享服务。教育、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培训机构和成人文化学校的作用,主动承担各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城市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7、开展日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结合创新方法工作,着力打造一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举办面向职工的专题讲座,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乡镇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开展送科技活动。在企业内部刊物、广播、闭路电视、局域网络上开办科普专栏,设立科普橱窗、职工图书室等,充分利用有关实验室、产品陈列室等建设科普宣传阵地。加大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心理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
8、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类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和民办机制的本科教育。广泛开展在校生创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举办大学生各类创新比赛。高等院校网站、报刊、宣传栏建设科普网页、专栏。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内外科技、科普活动。组织科普报告、讲座,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科技意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9、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军营科普宣传活动。举办军营科普报告、讲座和丰富多彩的科技、科普活动。军队网站、报刊、宣传栏建立科普网页、专栏。军队与地方联合组织“两用人才”培训。鼓励军队人员参加地方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10、开展“科普大篷车”进劳教所、少管所科普宣传活动。举办科普报告、讲座和丰富多彩的科技、科普活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比赛活动。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确保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组织残疾人员科技培训,培养自强自立意识,提高科学、文明、健康生活能力。调查研究农牧区低保人群生活生产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宣传,组织劳动生产技能培训,培养科技意识,提高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将城镇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课程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妇联、科协、社科联、广电局、环保局、科技局
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