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促进酒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二)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促进强强联合,着力打造全国性的品牌,增强我省酒类产业整体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逐步解决我省白酒行业企业“多、小、散”的问题。白酒产业重点支持衡水老白干、承德乾隆醉、承德避暑山庄等企业集团,到2012年,年产量分别达到8、4和3万千升。加快昌黎、怀涿两个葡萄酒产业基地发展,重点支持中国长城、中粮华夏长城、地王、越千年、家和、益利等企业发展,到2012年产量分别达到7.5、7.5、1、0.5、0.5和0.5万千升。啤酒产业重点支持蓝贝、嘉禾、宣化钟楼等企业发展,到2012年产量分别达到40、30和20万千升。

  (三)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白酒重点推广和开发微机勾兑、人工催成及生物技术等,提高原料利用率,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酿酒工艺。葡萄酒重点推广采用控温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橡木桶贮存、连续冷处理去酒石、膜过滤等先进技术,使葡萄酒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啤酒采用现代发酵、灌装技术设备提高啤酒产品质量,推进酿酒产业的机械化、信息化生产,推进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支持有条件的酒类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针对不同市场开发差异性产品。

  (四)推进节能减排。各白酒企业应主动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积极推广应用酿酒污染物减排集成技术、过程节水与废水回用技术,降低物耗、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利用酒糟和污泥生产有机肥料,开展沼气资源综合利用。加强重点白酒产区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严禁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进入白酒产区水源地。

  (五)严格产品质量管理。各酒类企业要切实加强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原料、运输、发酵、贮存、后处理、灌装等生产环节严格把关,严格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建立监测网络和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葡萄、麦芽等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在线质量检测、产成品分析检测等体系,严格葡萄酒的农药残留量、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检验,并加以控制,达到国家卫生要求,保证葡萄酒的安全、卫生和营养,对消费者负责。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酒类市场执法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轻费减负,切实维护酒类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酒类监督管理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并落实人员经费,加大酒类市场监管力度。各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行政,不得以任何名义搞地方保护和牟取部门利益,不得多头执法重复处罚。对违规罚没、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部门和个人要依法查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