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巩固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的成效,指导各地推进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工作,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3)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市卫生局负责)
2.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主要目标:
(1)提高筹资标准。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个人缴费标准适当提高,研究城乡困难群众缴费标准的特殊政策,惠及更多群众。(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分别负责)
(2)推进门诊统筹。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扩大到60%的统筹地区,新农合门诊统筹达到50%的统筹地区,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城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试点。已开展门诊统筹地区门诊补偿比例和封顶线2010年要有所提高,并与住院补偿起付线和补偿比例有效衔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医院。(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分别负责)
(3)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有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医院。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纯收入的6倍以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分别负责)
(4)加大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全额资助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对象参保,大力资助其他城乡低保对象参保的基础上,对其经医保报销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逐步开展门诊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实现新农合补偿与农村医疗救助的“一站式服务”,开展城镇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同步结算的“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鼓励工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互助和帮扶救助活动,对因病致贫的困难职工建立档案,进行“依档施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分别负责)
(5)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