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通知

  (二)目标要求。力争用半年时间,完成全市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实现预案管理规范化、预案演练常态化,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防震避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预案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指导,规范内容。各级防震减灾相关部门要采用研讨交流、业务培训、试点推广等方法,加强对预案编写工作的指导,对预案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措施等内容予以规范。各单位在制定和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工作中要做好与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

  为便于开展工作,特将《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蓝本》附后(见附件1),供参考使用。各单位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修订,切忌生搬硬套,脱离实际。

  (二)突出特色,注重实用。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可独立编制专项地震应急预案,也可与其它灾害应急预案相结合,但必须针对地震事件的突发性和致灾重等特点,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为重点,控制灾害扩展,减轻污染危害,尽快恢复生产,弥补地震灾害的损失,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简明扼要、便于操作,使人民群众在震时的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更加有序、高效和科学合理。要动员群众参与预案编制,使预案编制过程同时成为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的过程。

  (三)经常演练,及时修订。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检验和增强公共场所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演练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实现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能力。

  (四)按时完成,及时备案。2011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地公共场所编制或修订的地震应急预案要及时报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防震减灾局备案(备案表见附件2)。

  附件:1. 德阳市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蓝本

  2. 地震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二○一○年十月八日

  附件1
  德阳市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蓝本

  目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