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

  八、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24.保持投资合理稳定增长。进一步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投资对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的带动能力。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引导资金投向自主创新、环境保护、改善民生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规划实施一大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等负责)
  25.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扩大住房、汽车消费,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健身、节庆等消费热点。鼓励发展市场主导、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共同参与的消费信贷。支持建设和发展面向农村市场的流通基础设施和物流配送中心,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建材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规范流通秩序,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把扩大消费和促进消费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倡文明消费、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消费。大力倡导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两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负责)
  26.在扩大外贸规模的同时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继续扩大外贸规模,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农产品、烟花爆竹、陶瓷、湘绣等出口拳头产品,强化出口品牌和基地建设,推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外贸市场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扩大以承接服务外包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大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省商务厅、省国税局、长沙海关等负责)
  九、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7.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实施节能减排在线监测管理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行动”,逐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高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积极促进建筑、交通、商业、民用等领域的节能推广。加强清洁生产、低碳技术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引进和应用。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把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作为企业登记成立的前置条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实行环境污染末位淘汰,每年淘汰关闭一批严重排污设施和落后生产工艺、设备。 (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经信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科技厅、省工商局等负责)
  28.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领域的环境治理。着力抓好6个国家级和24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探索排污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大力开发和应用低碳技术,把长株潭建设成循环经济城市群。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按照洞庭湖综合治理规划和方案,统筹推进水利配套、生态修复、控源截污等工程,保持湖区水域面积,提高湖区水体质量。加大对湘、资、沅、澧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两岸生态和涉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流域性污染联防联治机制,突出重大污染区域整治。 (省环保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湖南保监局等负责)
  29.加强生态建设。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湖南”。继续实施生态林工程,扎实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统筹推进城乡绿化,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对生态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以环保、生态、绿色为主题,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 “宜居村庄”创建活动,在全省建设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城镇和村庄,使湖南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 (省林业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文明办等负责)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