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世博办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活动周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

  六、参展单位及参展人员
  (一)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17人)
  1.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
  2.湟中县文化馆
  3.青海博艺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4.青海玉成天赐
  5.互助县文化馆
  6.西宁妙莲工艺品有限公司
  7.湟源县丹葛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
  8.贵德县文化馆
  9.青海海景新唐卡艺术有限公司
  10.西宁宝光金银首饰实业总公司
  (二)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制作表演(11人)
  1.娘本(手绘唐卡)
  2.罗美丽、李联霞(掐丝唐卡)
  3.张斌(农民画)
  4.马乙米那姑(石艺画)
  5.乔应菊(堆绣)
  6.王风英、李桂兰(剪纸)
  7.李发秀(盘绣)
  8.夏吾角(泥塑)
  9.白玛群加(藏族黑陶制作)
  (三)参展人员
  领队及工作人员2人,参展人员28人,共计:30人
  七、布展要求
  我省14个展位的门头由省工艺美术保护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的具有藏饰风格帷幔装饰。展示方式为平面悬挂、玻璃柜台。

  附件8:
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活动周
庆典广场演出方案

  一、演出名称:《神秘的热贡》
  二、演出地点:庆典广场
  三、节目时长:45分钟
  四、演出场次:每天两场
  10: 30--11: 15
  15:00--15:45
  五、演出单位:黄南州民族歌舞团
  六、参演人数:50人
  七、节目概述:
  这台节目的创作从地域文化切入,通过对热贡地区民间歌舞、服饰、藏戏以及民间弹唱等艺术形式的充分展示,集中表现了该地区独特、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
  八、节目单:
  1.男女群舞《高原祝福》
  在欢快热烈的舞蹈音乐中铿锵的舞步、嘹亮的歌声、舞动的哈达、龙鼓舞、白嘎尔、牦牛舞交替,形成一种喜庆欢快的场景,同时也表达出热情之意,感恩之情。
  2.男声独唱《金色热贡》、《吉祥酒曲》
  3.男女群舞《乡歌》
  这是一段展示青海热贡地区特有的民俗歌舞。舞蹈热情奔放,又不失风趣与幽默,表现了藏族青年男女淳朴、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女子三人组合《热贡梅朵》
  5.蒙古族男女群舞《西海赞》
  以蒙古族筷子舞来着力表现蒙古族男子的剽悍英武、刚劲有力,蒙古族姑娘的热情开朗、温柔和美丽。
  6.女子独唱《多彩哈达》、《一个妈妈的女儿》
  7.白嘎尔表演唱《祝福》
  “白嘎尔”是融铃鼓舞、杂技、寓言、歌舞、说唱、韵白等艺术种类为一体的藏民族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表演者头戴象征善良、快乐的面具,手持五彩拐杖,身扮智慧老人,诉说人间喜乐之事。
  8.歌·舞·服饰《七彩家园》
  在悠扬、动听的民歌声中集中展示生活在青海的汉、藏、土、回、撒拉、蒙古族六个主体民族绚丽多彩的服饰。
  9.藏族女子弹唱《扎西雪巴》
  16名藏族女演员身背龙头琴,在现场用清纯的歌声踏舞欢歌。
  10.藏戏《圣歌》
  通过最早出现在安多地区的热贡藏戏特有的表演形式,来歌颂热贡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祝福人们永远幸福、和平、祥乐。

  附件9:
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活动周
巡游展演活动方案

  一、主 题 大美青海 魅力夏都
  二、主导思想 独特创意 突出主题
         追求效果 确保质量
  三、策划思路
  突显地域风格、地方色彩、专业与业余演员的共同参与
  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创性和特殊性
  符合巡游展演所需的元素、氛围和人气
  四、创意理念
  依托世博会高品位打造青海地域旅游精品
  依托文化遗产全方位彰显青海丰腴瑰丽奇景
  依托媒体立体化传播青海厚重人文底蕴
  五、节目构成
  前导部分:在组委会提供的音乐彩车引领下,《大美青海 魅力夏都》的横幅标语走在最前面,12只吉祥物“高原精灵”一藏羚羊活蹦乱跳,紧随其后。
  (一)流云飞袖--玉树土风舞表演队:选调玉树原生态土风艺术团20人,乐队伴奏2人 (手风琴1人,鹰笛1人),选拔西宁市三江源藏族锅庄舞队男女演员10人共同构成一支具有浓郁玉树风格特点的藏族康巴土风舞队。 (注:为了营造更好的现场效果,在舞蹈的中间和行进中,洁白的哈达带着三江源的祝福,抛向沿途围观的人群中)
  (二)彩虹部落--土族“安召”舞表演队:组织土族民间“安召”舞表演队32人,身着极具土族民间生活的服装,在热烈火爆的土族轮子秋的音乐中载歌载舞,呈现出别样的风情。 (注:为了营造现场互动感,准备部分民间绣品不时抛向观众)
  (三)骆驼泉的传说--撒拉风情舞表演队:由西宁市歌舞团专业演员组成撒拉风情表演方队,在《我是循化的尕撒拉》音乐中进行表演。将撒拉艳姑的婀娜多姿和撒拉小伙的潇洒干练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湟源排灯:选调湟源古城最具特色的排灯32种,以拟人化表演构成巡游队伍,在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中,踏歌起舞,从中领略湟源排灯各种历史典故、传说、故事和人物的魅力。
  (五)“飘色”印象--湟中千户营高抬展示:选调湟中千户营高抬3-6架,以传统和历史传说为基本造型,同时增加具有时代气息、内容的造型,构成巡演队伍中独具看点的一档“非遗”巡游节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