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10-2020年教育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八)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并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到2015年,在县政府所在地以上中小学建设校园网络,在乡镇中心学校和农村中学建设校园局域网络,其余学校配备具有资源存储功能的硬盘播放设备,实现“班班通”,构建省域网,建立省级数字化远程教育平台,形成与中小学“校校连”、“班班通”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推动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到2020年,在全省构建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信息资源开发、共享与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和城乡间开放共享,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九)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15年,全省县城以上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建设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实验室、图书室;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学条件及设备配备条件达到国家基本配备标准,85%以上的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到2020年,全省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建设达到国家标准,80%的学校建成标准化的实验室、图书室,区域内基本实现教育装备的均衡发展,全省全面实现实验教学普及县工作;全省城镇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寄宿制学校卫生室器械与生活设施设备达到国家配备标准。

  (十)农牧区教师周转房工程。坚持“政府统筹、产权公有、周转使用”和“新建与维修相结合、标准适度、经济适用”的原则,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农牧区教师生活周转房基础设施建设,使基层教师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教师队伍趋于稳定,为农牧区教师安居乐教、城镇教师对口支援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奠定基础。2010-2012年先行启动“三江源”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通过推进藏区教育项目和全省保障性奖励性住房建设工程实施,在六州和东部农业区逐步推开,消除教师在外租房、住宿拥挤等现象。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牧区教师周转房问题。“十三五”期间,逐步扩大教师周转房建设覆盖面和项目实施范围,到2020年,全面解决全省农牧区教师周转房问题。

  (十一)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促进全省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坚持集中培训与自修相结合,加强各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和方法,建立开放、高效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全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依托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建设省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负责培训者的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在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支持各州(地、市)建设教师培训基地,负责对州(地、市)级骨干教师和县级培训辅导员的培训,承担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定期轮训、教学指导、监测、评价等任务;支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做好组织和管理本地教师培训、考试,以及提供学习辅导、资源支持与技术服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州、县(市、行委)为单位,依托当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藏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工程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