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化金融配置,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一)支持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发挥资金的先导作用,充分利用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等存在的密切关系,以优化信贷结构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持续加大对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漳州市“4+4”主导和战略产业发展,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群、高技术示范工程建设、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方面的信贷投入,支持调整优化港口及海洋产业,打造产业链完整、带动力强的海洋产业体系。积极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和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重点研究新兴产业开拓和进入战略与措施,满足新兴行业中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短、频、急、小”的资金需求。
(二)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力争当年新增“三农”贷款高于去年水平。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集成创新和订单农业信贷支持模式,促进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链条;积极推动保证担保机制创新,鼓励农民自发设立互助担保组织或依托行业协会设立农业专业化担保公司,培育各类农村互助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密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村中介机构的信用合作,促进担保贷款业务的发展;推动和发展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有机结合的银保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船舶所有权、林权质押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范围和规模。鼓励试办面向农民和乡镇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农村小额保险,促进农村和县域消费市场的发展。继续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三)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建设,扩大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在县域的覆盖。积极探索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动产质押、股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第三方保证和发展基于价值链、供应链的贸易融资业务等方式增级中小企业信用,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做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信息咨询和代客理财服务。改进和深化政银企合作方式,举办银企融资对接会暨银行信贷产品创新案例交流会,让企业了解信贷产品信息和适合自身特点的金融产品,增强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能力。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促进小企业贷款增长。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构建多样化的融资担保体系。
(四)支持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确定信贷投放重点,支持清洁能源、低排放、低污染项目以及环保技改项目,严格禁止对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或项目进行信贷投放,加大对节能减排效率较差企业的信贷退出力度;创新清洁发展机制(CDM)预期收益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保理等贷款产品。兴业银行要发挥作为全国首家“赤道银行”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做好能效金融和低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大力发展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支持安全生产,服务低碳产业发展;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探索建立客户环保分类识别系统和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信贷投向分类管理制度,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定其准确的环保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