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统筹规划各类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了《关于完善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控制县城热点学校的招生规模,提高四星级高中定向生指标,推广沟墩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经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做好特殊教育工作。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1200平方米的培智楼,改善了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全县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标。三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落实职业教育助学政策,投入资金740.4万元,资助学生4936人。投资340万元,为职教中心添置实训设备。全县500多名职校学生参加中级工考试,460多人过关,另有8名学生在省级职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奖。
4.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出台了《阜宁县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处理办法》《阜宁县规范办学行为督查方案》。教育局统一制订了城乡中小学作息时间表,与校长签订《执行“五严”规定责任书》,公布举报电话,开展专项督查、随机督查和重点督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在努力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深入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有效课堂教学达标”和打造“听课特色县”活动,探索减负增效新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功能,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5.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整体提升教师素质。
一是重视师德教育。出台了《阜宁县师德师风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和家长评教师、社会评学校制度,开展“学规范、塑师德、展风采”等主题活动,评选百佳师德标兵和百佳教学标兵。二是加强培养培训。选派600多名教师参加省网络培训,400多名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送培到市”培训,100多名教师参加省级英特尔中小学英语培训,200名中小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参加县教育管理培训,256名幼儿教师参加县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培训。三是保障教师权益。在全市率先发放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确保教师工资“一县一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并积极筹措资金,为全县教师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四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09年新招聘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144人,充实一线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出台了《农村边远艰苦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贴发放办法》,对符合条件的600名教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元。通过分流中小学富余人员、完善支教制度、严格控制从边远学校抽调骨干教师到驻城学校等措施,努力解决城乡教师结构失衡问题。
二、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1.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全面落实“三增长一提高”要求。
2009年,阜宁县教育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比2008年下降3.4个百分点,也没有做到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县政府要进一步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发挥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年度财政预算内对教育的投入依法达到“三增长一提高”的要求。要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按法定程序足额列入当年财政收支,对追加拨款投入的,应及时安排到位。要积极发挥教育结算中心的作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用足用好教育规费。要在预算内逐年增加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保证教师、校长继续教育等工作长效有序开展。
2.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近年来,阜宁县委县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和优惠政策加大教师的培养及人才引进力度,但对照省定要求,阜宁县教师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教师年龄、学科结构失衡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农村学校音、体、美、英、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不足,骨干教师数量偏少,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不多。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师欠缺。沟墩镇中心小学1300名学生,没有音乐、美术专任教师,体育专任教师仅2人。羊寨镇中心小学18个教学班,只有专任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各1人。幼儿园具备任职资格的专任教师比例偏低,全县在编幼儿教师有248人,入园幼儿38961人,师生比达1:157。阜宁县政府要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名师培养计划;要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各种措施,抓紧解决教师结构失衡问题。
3.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要制定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尽快全面启动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并在此过程中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合格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提升办园质量,努力提高优质园的比例。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要加强教育技术装备、教育信息化、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要加快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要努力构建长效机制,增强学校规范办学的自觉性,向管理要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督导考核结果:良好。
附件4:
关于射阳县人民政府
2009年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意见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建立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制度的通知》精神,省督导考核组依据《江苏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标准(试行)》,于5月12日~14日对射阳县人民政府2009年的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省级督导考核。期间,督导考核组听取了县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实地考察了新桥、海河两个乡镇的6所学校、幼儿园,召开了教育系统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校长、幼儿园长座谈会,并与政府部分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了交谈。现将督导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绩
1.认真履行政府教育职责。
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将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奋战四年达小康、全面建设新射阳”的目标,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围绕“三名”争一流、围绕“三优”上水平、围绕“三高”创特色的要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集教育、财政、人事、编制、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专题研究解决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专题会办射阳中学新校区和县初级中学建设等教育重点工程。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召开教育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听取关于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履行政府教育职责。
2.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一是教育投入逐年增加。2009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4.1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26.63%;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4716元、初中5824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10.81%和8.07%;生均公用经费按照小学350元、初中550元拨付,达到省定标准。二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全额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出台了《射阳县中小学财务管理规定》,加强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一律不得举债建设,避免新增债务产生。三是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实施“教育收费阳光工程”,全面实行收费审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公示制度。2009年被省确认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
3.努力促进各类教育发展。
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的射阳中学新校区、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县初级中学,2010年秋学期将正式开始招生。射阳县二中被确认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另有4所幼儿园创建为省优质园。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台《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完善随机督查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查40余次。扎实开展“有效教学推进年”活动,聘请市县学科带头人进行有效教学巡回指导,县教育局在盐城市推进“有效教学”综合质量考核中荣获二等奖。三是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为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生均补助标准和平均补助面均达到省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县财政局和教育局被盐城市政府表彰为农村教育“两项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关心特殊教育,为教师发放特教津贴,开展残疾儿童免费就读试点,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省定标准。四是加快职教成教发展。投入700万元,建成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建成省四星级和三星级职业高中各1所。构建与射阳港海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教育网络,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39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近2万人次。主动对接全县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的人才需求,切实提高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