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强化使用环节监管,确保公众用药用械安全。严格落实《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指导、督促医疗机构切实加强对药品采购、储存、养护等环节的管理。协调卫生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管,规范采购渠道,督促做好养护工作,保证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加大对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监督抽验力度,督促医疗机构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12、开展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规范药品零售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执业药师、药师等药学技术人员的在岗情况和提供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的情况、药品分类管理的执行情况,尤其是以抗菌素为代表的处方药凭处方销售情况,坚决打击“挂靠经营”、“走票”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经营专项检查,重点监管产品的合法性与储运、溯源等质量管理情况。加大对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监测力度和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广告活动主体的监管力度,开展对违法广告进行公告、强制措施、移送等措施。建立健全药械经营企业诚信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针对性抽检和评价性抽检,不断提高监督效能和评价预测能力,加强互联网、邮寄药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深化打击非法药品交易行动;进一步加强案件管理,不断提高查办大案要案能力,建立药监、公安、法院、检察院打击涉药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域协作打假机制。大力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逐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13、进一步加强药品“两网”建设。巩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切实发挥“两网”作用。总结推广白下区经验,在其它7个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药品“两网”建设,积极开展省级城市社区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年内全部通过省级示范区验收。
14、积极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紧密跟踪监测甲型H1N1疫苗等重点产品不良反应情况,启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督促企业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再评价和报告制度。加强与卫生等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应急处置与风险控制效能。
四、加强管理,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行政效能
15、完善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内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努力构建顺畅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对系统内人员的职责、职能,以及决策程序、行政行为、行政监督,工作布局、会议制度、公文审批、督察考核、公务活动、财务管理、作风纪律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定和要求,全面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执行能力,推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