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升级改造的目标任务
1.体制机制方面。加快推进公交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交业务专业化运营改革,实现公交运营专业化、股份运作规范化。加快公司化改造步伐,鼓励和支持公交企业对挂靠、承包的公交车辆提前进行公司化改造,至“十二五”末,公交车辆公司化经营率达100%。
2.线路运行方面。优化调整线网布局,适当延长运行时间,适时增开夜班公交和新线路,逐步实现路通车通目标。至“十二五”末,市区建成2-3条快速公交线路和公交服务示范线路,公交出行分担率35%以上、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100%。
3.运力投放方面。分年度、按计划更新改造老旧公交车辆。根据客流量增长和新辟线路情况,及时增加公交车辆投放,加大运营密度。至“十二五”末,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5标台以上。
4.场站设施方面。对市区现有公交站亭分年度、分批次实施改造,现有公交站台分批次改造为港湾式公交站台,新建(改建)道路同步建设港湾式公交站台,加快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建设。至“十二五”末,市区建成1个市级公交调度指挥中心,新建2-3个换乘枢纽站、3-4个公交调度站、1-2个充电站、1-2个加气站。
三、升级改造的工作重点
1.加快公交规划修编,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按照便于出行、经济合理、流向一致、城乡一体要求,以线网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运力投放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市区“十二五”公交专项规划修编,并于2010年10月底前完成规划的评审与审批工作。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把公交线路向工业园区、居民小区、医院、学校、行政办公区等地延伸,适时开辟新线路,增加线网密度,提高公交覆盖率,减少公交盲区,并合理安排线路走向,尽可能保持直线行驶,减少线路绕行,减少换乘次数。优化城乡公交线路在城区段走向,实现城、乡线路有效衔接,零距离换乘,确保农村居民单次出行直达乡镇,一次换乘到市区。
2.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公司化改造步伐。对市公交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由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代表政府持有一定股权,同时吸纳企业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层人员、其他公交企业或社会资本出资入股,做到人员身份置换到位、股权结构调整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到位,成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将宿迁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和宿豫区长途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所经营的公交业务从综合业务中剥离出来,分别成立规范的股份制公交经营企业,实现公交业务专业化。三家公交企业的改造与剥离工作于2010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以公司化、规范化、集约化为主导,对三家公交企业以2009年底公司化经营率为基数,以每年不低于20%的比例,按线路、分年度制定公司化经营改造计划,鼓励和支持公交企业对挂靠、承包的公交车辆提前进行公司化改造,到2015年全面完成改造工作。对公交企业新增(更新)的公交车辆一律实行公司化经营。对不能按期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专业化公交企业的,取消线路竞标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