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青岛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区、市卫生局、教体局: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现已到高发季节,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出现较严重疫情,我市部分学校、托幼机构也出现了聚集病例。为全面加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有效应对
  当前正值新学期开始,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期,很容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造成传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作为一种肠道传染病,传播方式非常简单,人群普遍易感,极易造成暴发。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要高度重视,从保护学生健康,稳定教学秩序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防控措施,及时有效处置疫情。
  二、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严格传染源管理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落实晨午检制度,在做好其他传染病症状检查的同时,重点加强对“红眼病”的监测,发现眼睛红肿、结膜充血、眼刺痛、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等症状,应劝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居家隔离7-10天。同时做好追踪登记工作,返校时须由校医诊断痊愈后方可上学。居家隔离期间,应做好同家人的隔离工作,防止传给家人。
  三、强化消毒措施,有效控制传播
  出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期间,要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在正确使用消毒剂的前提下,关键要在消毒细节上下功夫,要做到全面、细致、到位、不留死角,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要做好宿舍区和生活区的消毒工作;发生暴发疫情的学校,要停止组织大型活动和会议,停止开放游泳池和公共浴池,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消毒指导工作。
  四、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上一堂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向师生科学宣传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普及手卫生和爱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的卫生习惯。
  五、规范信息报告制度
  出现疫情的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准确、及时按规定向教育行政部门和辖区疾病控制机构报告信息,以便及时开展调查处置,并建立信息日报告制度,直至疫情结束。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