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5.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教师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的要求,立足新疆教育工作实际,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创新载体,强化督查,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引导各族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努力使各族教师成为优良师风的践行者、学生成长的引路者、社会文明的传播者,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6.工作目标:通过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使各族中小学教师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素质,始终与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抵制三股势力向学校的渗透,坚定不移地维护教育战线稳定,巩固社会主义教育阵地;通过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各族中小学教师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教书育人能力,培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倡导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风尚,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通过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积极探索中小学师德教育和管理的新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7.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师德建设中要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既要把人民教育事业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人合法权益,把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结合起来。在引导教师自觉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各项义务的同时,为教师依法享有教书育人、指导学生发展的权利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各族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为各族中小学教师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
8.坚持注重实效原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出发,在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教师的工作特点,提出具体的师德要求;针对学校工作实际选择符合教师需求的师德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