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大力倡导参加国家注册相关环保资质考试催生高素质人才的通知
各县(市、区)环保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人才队伍建设是环保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环保事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既为全市环保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发展前景,也为我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面对形势依然严峻的环境状况,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全市环保系统的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国家注册环保相关资质考试方面出现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的情况。为扭转这一局面,催生高素质专业人才,经研究,决定在全市环保系统和辖区企业大力倡导各级各类人员参加国家注册环保相关资质考试,营造钻研业务、研究学术、提升素质、服务环保的浓厚氛围,并建立长效机制,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清形势,增强催生人才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一)催生人才是当前环境形势的迫切需要
我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任务非常艰巨;水、大气、固废、危废、噪声、土壤等污染问题,以及生态破坏问题将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确定,环境形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环境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不足。特别是在环境影响评价、企业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通过国家注册或取得相关资质证书的人才十分短缺。比如在全市辖区内39家具有国家资格证书的环评机构中,通过国家注册认证的环评工程师有200多人,而全市环保系统仅有9人,只占总数的4.5%。诸如此类问题迫切需要催生环评工程师、核安全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
(二)催生人才是当前人才队伍现状的现实需用
通过调研得知,当前全市环保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中低学历多,高学历少。截止2010年底,全市环保系统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数是52人,本科生人数是691人,专科及以下人数为161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2%,本科生人数占29.8%,专科及以下人数占总人数的68%;二是非环保专业人员多,环保专业人员少;三是人才总量相对不多,高尖端人才少。目前全市环保系统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7人,占总人数的1.9%,中级及以下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30%;四是具有国家注册资质的人员是凤毛麟角,学术技术带头人更是微乎其微。目前全市环保系统通过国家考试的环评工程师仅有9人,清洁生产审核师仅15人,核安全工程师仅有1人;五是人员参与学术研究、学历提升、资质考取的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