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轴线及图纸上标注的墙体尺寸,在基础顶面上用墨线弹出墙的轴线和墙的宽度线,并定出门洞口位置线。
3)为保证砌体垂直平整,砌筑时必须挂线,一般240 墙可单面挂线,370 墙及以上的墙则应双面挂线。
4)采用一顺一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砌筑过程中应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保证墙面垂直平整。
5)清水墙砌完后,要进行墙面修正及勾缝。
(3)质量控制。
1)砖及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厚度一般为10毫米,但不应小于8毫米,也不应大于12毫米。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4)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
5)在墙上留置的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毫米,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米。
6)每层承重墙最上一皮砖、梁或梁垫下面的砖应用丁砖砌筑。
7)砌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8)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9)脚手架上材料堆放高度不得超过3 皮砖,同一脚手板上不得超过两人。
(4)安全技术。
1)砌筑操作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槽(坑)土质的变化情况。
3)不准站在墙顶上做画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4)砍砖时应面向墙体,避免碎砖飞出伤人。
5)不准在超过胸部的墙上进行砌筑,以免将墙体碰撞倒塌造成安全事故。
6)不准在墙顶或架子上整修石材,以免振动墙体影响质量或石片掉下伤人。
7)不准起吊有部分破裂和脱落危险的砌块。
8)砌筑高度超过1.2 米时应搭设脚手架,施工操作层必须满铺脚手板。
3.脚手架工程。
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期间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破坏。
2)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保证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晃动、倾斜、变形,以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操作的可靠性。
3)应设置防止操作者高空坠落和零散材料掉落的防护措施。
4)架子工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脚手材料应堆放平稳,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4.模板工程。
(1)基本要求:
1)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等工艺要求;
4)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5)高度大于8 米的属于高大模板,必须用钢管搭设支撑系统,并且必须编制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方可施工。
(2)模板的拆除。
1)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顺序。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模板要随拆随运,严禁随意抛掷。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2)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事故,等该片模板全部拆除后,再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
3)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也可用带钩的绳子往下系,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4)拆除模板作业比较危险,防止落物伤人,应设置警戒线,有明显标志,并设专门监护人员。
(3)安全技术措施。
1)工程施工中,运输小车的通道应坚固,脚手板应铺平绑牢便于小车运行,通道两侧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