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强农民教育,是消除当前农村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农民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偏低、崇尚科学意识不强,接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差;二是政策、法制观念淡薄;三是封建迷信思想仍然存在,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四是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浓厚。大多数农民容易知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全县农村的发展,影响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在于大力加强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第三、加强农民教育,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农业科技队伍的技术素质和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从总体上分析,农民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素质还较低,农业技术队伍的科技水平与新形势下农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它作为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手段,作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破除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自我封闭、畏首畏尾思想观念的束缚,自觉强化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运用现代科技知识致富创业的能力和本领,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作用。
二、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通过教育活动在群众中努力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一是法制观念、政策水平明显增强。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敢于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良好氛围。
二是道德意识明显增强。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得到大力加强,农村的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制,形成知荣辱、讲道德的社会氛围,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是责任与义务意识明显增强。对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权力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很好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