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条 听证组织单位应当在举行听证会15日前,根据听证方案发布听证公告,将听证公告在电视上、政府网站上发布。听证公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听证事项、听证内容和听证目的;
(二)听证的时间、地点;
(三)公众陈述人、听证旁听人的人数、报名条件和报名办法;
(四)公众陈述人的筛选原则;
(五)应当公告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符合听证公告规定条件的,可在举行听证会10日前向听证组织单位申请参加陈述或者旁听。申请担任公众陈述人的,需在报名申请书中载明个人简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对听证事项的意见摘要等内容。
听证组织单位应当根据听证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影响范围、申请的先后顺序和人数条件等情况,公平合理地确定公众陈述人、旁听人人选。参加听证会的不同利益关系或不同意见的公众陈述人人数应当大致相等。
听证组织单位根据听证事项涉及的领域,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单位代表或相关专家担任公众陈述人。
听证组织单位确定公众陈述人名单后,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听证组织单位应当于举行听证会的5日前,将听证通知书和决策备选方案文本等相关材料送达听证陈述人,同时将听证通知书送达旁听人。听证通知书应当载明听证事项、听证举行的时间和地点、听证人员姓名、听证参加人的权利义务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加盖听证组织单位印章。
第十六条 听证陈述人、旁听人应当在听证通知书规定的时间按时出席听证会。
听证陈述人因故不能出席听证会的,应当于举行听证会的3日前书面告知听证组织单位,听证组织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听证陈述人。
第十七条 听证会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记录员查明听证参加人的身份和到会情况,宣布听证纪律和听证会场有关注意事项;
(二)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介绍听证员、记录员,说明听证事项,介绍听证规则,告知听证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