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应急处理的科研与交流
各乡镇政府应有计划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防治科学研究,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实验室病因检测、药物治疗、疫苗研制、应急反应装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防护用品等,做到技术上有所储备。
7.6应急物资储备
各级政府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卫生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7.7经费保障
应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落实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费。
7.8通讯与交通保障
县级应急医疗卫生救治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
7.9应急宣传教育
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画册、手册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8 预案管理
各乡镇政府要根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辽宁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参照本预案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卫生院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检查本部门应急人员、设施、装备等情况的落实,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9 附则
9.1名词术语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区域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患者,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是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人数众多或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新传染病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
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是指埃博拉、猴痘、黄热病、人变异性克雅氏病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现,在我国尚未发现过的传染病。
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是指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
9.2预案实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