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研究制定病例救治管理措施,分级分类救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
各县(区)要建立和完善当地手足口病临床救治专家指导组,加强对辖区内临床救治的技术指导;结合本辖区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形势、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及收治能力,研究制定病例救治管理措施,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重点抓好重症救治、儿科急救等资源的统筹安排,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和资源调配工作方案。要按照分级分类救治的原则,做好病例转诊工作,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切实减少疫情对社会的危害。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知识的培训,使临床医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医务人员尽快熟悉手足口诊疗技术,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个体医疗和村卫生所不能收治手足口病病人,乡镇卫生院不得收治危重症病人。要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各级政府要结合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创建国家卫生城活动,进一步开展预防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在农村、城市社区、小学、托幼机构,大力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加大灭蝇、灭蟑力度,预防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七、做好宣传教育,正确引导舆论
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重点针对托幼机构、小学、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重点场所,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使群众认识到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坚定群众防治疾病的信心。同时,卫生部门要及时组织专家对群众进行解疑释惑,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卫生、教育等部门对手足口病工作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组织抽查,并将抽查情况通报全市。对于防治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弄虚作假,隐瞒、漏报重要情况,以及对防治工作的重要问题处置不及时造成不良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要给予处分。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