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

  3.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机制。坚持“富民、利民、便民、安民”原则,科学规划布局农村新型社区,结合“百千”工程、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程等工作,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资源要素集聚机制。全面深化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到2010年,完成全部宜保留村的村庄规划编制。通过5-10年的努力,完成281个中心村的建设,建成100个以上“功能完整、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生态良好”的大型农民集中居住社区。
  (三)创新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体制机制
  基本思路:按照“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求,破除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教育、创业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1.加快建立全民社保体系。建立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到2010年,实现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将16周岁以上无养老保障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制度范围。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完善规范、便捷、可持续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普惠制社会福利体系。
  2.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教师城乡交流机制,促进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和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重视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全科医生培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增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筹资增长机制。开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并轨试点,实现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等化发展。把农村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服务共享和就业机会平等,鼓励农民投资创业、联合创业,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丰富农村文体活动,形成比较完备的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体系。
  3.加快建立农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加快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和“小五化”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支持,加快实施太嘉河工程、苕溪清水入湖工程、环湖河道工程、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等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水利工程。加大对“农村道路联网工程”、“农村低承载桥梁改造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公路、公交、电力、供水、邮政、信息、电信、广电等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提升行政村和乡镇环境整治水平,充分展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