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推进区域市场化进程。参与建设统一开放的产品、技术、产权、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牵头部门:市贸粮局,配合组织落实部门: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等)
十二、配合编制和落实一批重要配套规划
(一)配合开展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长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等重点专项交通规划,以及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等规划的研究编制。加快南太湖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报批工作,尽早启动一期建设。(牵头部门:市发改委,配合组织落实部门: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市经委、市人行、市信息化办等)
(二)组织落实《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浙江省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规划》、《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及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规划等。(牵头部门:市发改委,配合组织落实部门:市各有关部门及各县区政府)
(三)加快实施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金属管道与不锈钢、特色纺织、木地板等六大重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由市经委组织落实)
十三、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建设项目
(一)加快建设宁杭铁路客运专线湖州段、湖州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湖苏沪、合湖杭、湖嘉乍铁路前期工作,合力推进合湖杭铁路进入长三角铁路网规划,构建“五线一枢纽”的铁路网络。(牵头部门:市发改委,配合组织落实部门:市规划建设局、市交通局等)
(二)加强公路、航运网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重点,构建“三纵三横”(“三纵”:杭宁、杭长、练杭高速及北延;“三横”:申苏浙皖、申嘉湖、杭州都市经济圈高速环线湖州段)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加快构建“五干五支”(“五干”: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湖嘉申线、杭湖锡线、东宗线;“五支”:梅湖线、李湖线、东苕溪线、武新线、泗湖线)和“一港六区”(“一港”:湖州港;“六区”:吴兴、南浔、长兴、德清、安吉与太湖旅游港区)的水运网络。进一步完善市域交通连接网络。(牵头部门:市交通局,配合:各有关县区政府)
(三)构建安全的区域能源网。加快推进1000kV淮南-上海、±800kV锦屏-苏南和1000kV浙北-浙中等三条特高压的建设,进一步加大220kV、110kV输变电项目的布点;加快推进天然气网建设,形成“西气”、“川气”双气源,建设覆盖三县二区的天然气供气网络;加快推进输油管网建设,扩大目前苏台山油库的仓库库容、延伸输油管线,逐步构建安全、清洁、高效,多元化、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网络。(牵头部门:市发改委,配合组织落实部门:湖州电力局、市规划建设局、石化湖州分公司及各有关县区政府)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共同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太嘉河和扩大杭嘉湖南排等四项重点水利工程,进一步改善并提升太湖和区域水环境质量。突出以圩区整治、大中型泵站水闸改造、河道长效保洁、水库山塘加固及中小河流整治为重点,构筑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全市防洪排涝标准。(牵头部门:市水利局,配合组织落实部门: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及有关县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