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几点措施
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新局面,关键在领导。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组织协调工作。
(一)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性,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当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文化、党管媒体的方针,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业务部门主管、各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认真落实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县(市、区)和所属文化事业单位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建立科学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二)加强规划。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各县(市、区)研究部署“十二五”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划时,要把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一同规划,重点做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级综合文化室和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中心)的规划建设。结合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城乡风貌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民族示范村建设,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三)落实政策。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在落实政策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落实以下十项政策措施:设立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公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鼓励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捐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收费和建设管理制度政策、简化文化企业登记注册手续政策、有利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地政策、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工作的政策。
(四)加强创新。要大力推进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弘扬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营造“创新、创业、创优”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加大对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力度,着力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推出一批思想精深、内容精彩、艺术精湛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作品,倾力打造一批彰显我市民族特色、反映梧州时代风采的舞台艺术剧目。要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创新,加快构建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