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员培训。
采用逐级培训方式,自治区级已培训到县级,市级负责本级和金城江城区相关人员培训,县级培训到村级。各级的培训工作应于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宣传和摸底前完成。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强化免疫的目的、意义;强化免疫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应种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效果评价;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免疫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督导、评价与总结要求。
(五)社会动员和宣传。
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宣传动员工作,特别是财政、教育、公安、计生、民委等部门要积极参与。要做好媒体宣传和动员工作,通过媒体吹风会、新闻发布会、记者研讨会等形式,向媒体宣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做好自治区印发的宣传资料分配下发工作,各县(市、区)根据当地情况印发符合需求的宣传资料,各种宣传材料提前1周发送至各接种点。各级各类宣传活动应提前3~5日开始,并持续至活动结束。
宣传活动应明确麻疹强化免疫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地点等,采取当地群众最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儿童家长获取准确的信息。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社区通知等方式开展宣传,在学校、车站、市场、农村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区可采用宣传专栏、宣传画、宣传单、流动宣传车、标语、现场咨询、发放接种通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六)目标儿童摸底登记和通知。
在摸底登记时,务必向儿童监护人进行面对面宣传,发放《家长告知书》,告知接种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对学龄前儿童应告知家长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1.摸底工作人员组成:农村由乡村医生、乡村干部组成;城市由街道、居民委员会干部、社区或地段医院防保科医生组成;学校由班主任老师承担。
2.摸底登记时间工作在接种开始前1周内完成。
3.摸底登记方法:①入户摸底:农村和社区8月龄-7岁散居及辍学儿童应由摸底登记人员挨家逐户的拉网式摸底调查,将目标儿童分自然村(居委会或街道、楼群)、分年龄组登记在《2010年广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表2);②学校及幼儿园摸底:在园、在校儿童由学校教师分年级、班级提供名单,遵循属地管理原则,交所属村(或乡)负责接种的医生,由其按班级单独造册,登记在表2,由学校将《家长告知书》统一发放给学生,由学生转交家长,并告知其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4.厂矿、企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摸底登记和实施强化免疫活动。
5.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儿童的登记。发现7岁以下未建卡、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给予补建卡、证,并纳入日常管理。
6.乡卫生院、地段医院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初步填写《2010年广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统计表》(表3),并根据摸底儿童数、接种点数,计算出各接种点每日可接种儿童数,以天为单位制定出详细接种实施时间表,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