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场实施
(一)接种方式及要求。
为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质量和较高的接种率,接种方式应以定点接种为主,同时辅以巡回、入户接种等方式。
对于未到接种点接种的儿童,要通过采取再通知和动员等措施,确保所有应种儿童到指定接种地点接种,边远、特殊等地区少数漏种儿童可采取入户接种等方式上门补种。
(二)接种点的设置。
1.常规固定接种点。
原则上常规免疫接种点的地点及人员配置不变。为了满足强化免疫免疫的需求,可适当增配有资质的医务人员。
2.临时固定接种点。
在常规固定接种点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时,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许可,可以在目标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如学校医务室、办公室、空教室等)设立临时固定接种点,禁止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室开展群体接种。
临时接种点须有固定的房屋,具备与接种对象数量相适应的疫苗储存、疫苗接种基本条件,合理设置候种、登记、接种、观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等功能分区,并有明显标识,张贴强化免疫宣传画、标语、接种禁忌、接种后注意事项等。配备消毒器材、体检器材、急救药品和器械、安全注射器材等,接种室要求宽敞清洁、光线明亮、通风保暖,要定期消毒,始终保持清洁。接种时要维持好现场秩序,注意保持无菌操作,工作台应铺有消毒过的工作台布。
3.设立巡回搜索组。
在农村或社区、市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边境通道、城乡结合部,根据人口数量设置巡回搜索组,在强化免疫集中接种后期和查漏补种阶段,实行分片包干,负责搜索所辖区域的适龄儿童,并通知儿童到指定接种点接种,或在确保接种安全的情况下,巡回搜索组中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开展接种工作。
(三)现场接种人员配置及分工。
每个接种点至少配备3名以上工作人员直接参与现场接种工作,并根据负责接种对象的多少适当增加人员数量。
现场组织员:对于原有的固定接种点,由接种单位指派人员负责现场的组织工作。对于临时接种点,由乡、村干部、学校班主任或校医担任。现场组织员负责应种儿童的接待及接种现场的组织工作,现场向儿童家长进行有关强化免疫内容的宣传。
预检登记员:现场记录员由乡村医生或医院防保科医生担任,负责询问儿童健康状况、有无禁忌症,对可疑发热儿童测量体温,对有禁忌症儿童,记录禁忌症的种类,并将记录有禁忌症的处方交由儿童家长保存,作为快速评估时不计入应种儿童数的凭证;对应种儿童进行核实和接种登记;对已接种儿童可进行标记;每天接种工作完成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和上报。
现场接种员:现场接种员必须由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并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许可的医护人员担任,持证上岗,负责对应种儿童进行接种。
(四)接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