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白酒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产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佛山白酒产品雷同、包装相似,价格相近,销售策略、销售渠道与营销模式相同。企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可以号召和引领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除石湾、九江、顺德三大白酒企业外,其余20多家均属生产规模少、生产环境差、市场前景和发展能力弱的中小型企业。产品结构更不合理,几乎是清一色的低值品种,产品质量与附加值低,人文内涵挖掘不足、文化品位不高,近年虽已生产出两三个中、高档产品,但产量少,品牌的市场认同度较低,销售数量有限,与全行业现有规模根本不成比例,整个行业呈现出徘徊停滞、后劲不足的景况。
2、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创新”是佛山白酒企业的致命短板。长期以来,我市白酒企业的科研、技改投入不足,科研人才短缺,技术开发、工艺创新、品牌打造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市场开拓与营销模式创新的现代理念和经验不足,各类科技人才包括高素质的现代化营销人才缺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地制约着整个白酒产业的稳步发展与快速提升。
3、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严重。佛山白酒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不断衍生出各种形式的恶性竞争,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客户资源流失、品牌形象降低、资源损耗巨大,严重拖累着企业的发展提升。
4、企业家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佛山白酒行业还未能孕育出一批敢于与四川“郎酒”、江苏“洋河”和贵州“百年糊涂”等企业决策经营领袖比拼、大胆开拓、善于经营的高素质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米酒产业振兴还缺乏行业发展的精英引领,难以实现产业的跨越发展。
5、品牌文化发掘不够。佛山白酒品牌与酒文化、企业文化联系度不深,包装设计未能充分体现白酒的文化特色,包装档次低,工艺质量不高,外观形象欠佳,彰显不出白酒品牌的档次与文化内涵;白酒的品牌文化发掘不足,宣传手段单一,未能塑造出独具岭南特色的文化形象,制约了白酒品牌的打造与提升。
6、消费面临断层危机。佛山白酒与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与消费潮流脱节,逐渐失去了对年轻消费群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年轻人消费心理和高层次社交、应酬需求,因而逐渐淡出年轻人和高层消费视野;白酒产品主要依赖市场的自然需求和中老年人消费,导致消费群体老龄化、低层化,消费面临断层,米酒企业生存能力和发展前景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发展前景
当前,正是中国白酒市场与品牌竞争风起云涌、酒类产业发展千帆竞逐之际,佛山白酒迎来了产业振兴的有利时机与发展前景。
1、酒品市场空间巨大。2009年全球烈性洋酒销售额高达2200亿美元,其中在中国的销售约达36亿美元;国内主要洋酒品牌销售增长咄咄逼人,国际资本不断看好并渗入我国的名优白酒企业。国内白酒的国际化程度不高,茅台、五粮液、水井坊三家企业出口总额2009年不到3.8亿元,其中五粮液出口额仅为其营业总额的3.3%,贵州茅台出口额也仅占营业总额的2.25%。而全球各地现有的中餐馆数达10万家,年消费酒品量高达20万吨,对白酒的需求空间非常大。2006年达到400万吨、2007年493万吨、2008年580万吨、2009年则突破700万吨,从产销量来看,说明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量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在众多酒类产品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最为紧密的就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高端白酒,各大白酒企业都在着力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纷纷推出高端品牌,迎合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佛山白酒产业也面临这样的机会和挑战。当前,广东沿海经济发展速度领先全国,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之一,并日渐强势,粤剧、粤菜、粤饮也随之风靡国内外。佛山白酒蕴含的深厚岭南文化元素恰好适应并体现了这一南国文明。佛山白酒产业完全能够借势广东文化和粤菜风靡势头,提升品牌价值,步入国际化轨道,拓展市场空间,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逐步成为世界的白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