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10年计划安排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服务业提升三方面重大项目212个,计划投资413亿元,增长23%;工业重点推进2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0个5亿元以上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620亿元。
(1)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大城市建设,推动区域竞合发展,今年重点安排关系长远发展的交通、水利、能源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重点谋划“绍兴滨海新城”开发建设。争取建成104国道绍兴高桥立交桥、越西北路、市区曹娥江引水、越王城保护整合和4座220千伏输变电、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等项目。加快建设嘉绍大桥、曹娥江袍江大桥、绍诸高速公路、杭甬客运专线绍兴段、迎恩门环境改造、鉴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万里清水河道(二期)和绍兴市应急备用水厂、天然气综合利用、3G移动网络等项目。开工建设市区袍中路与越兴路南延、绍大线北延、杭长客运专线诸暨段、绍兴县口门治江围涂、新昌江流域防洪、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和绍兴市奥体中心、文化中心、科技馆等项目。深入推进“绍兴滨海新城”各区块之间及与周边城市的交通快速干线和曹娥江两岸航运码头布局,着力构建通畅快捷的路网框架,为项目入驻和生产经营创造条件。同时。积极谋划上三高速复线(绍兴绕城西线、绍兴-嵊州-新昌高速公路)、104国道市区-上虞段拓宽改造、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绍兴黄酒风情街、绍兴汽车南站、市区二环高架、市区220千伏东浦、袍南和110千伏梅山、禹陵输变电等项目前期工作。
(2)重大民生保障建设。围绕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今年重点安排一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安排一批生态功能提升项目,安排一批保障性住房、安置房建设项目。完成新建2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全市一批中小学校校区扩建与90%校舍安全工程、509个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等项目。继续加快绍兴市妇保院、绍兴市中医院、诸暨市人民医院、上虞市妇保院和镜湖湿地保护、浦阳江水污染防治、国家陆地搜救中心(袍江)、绍兴经济开发区革新与塘湾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森林绍兴”建设,生态公益林面积从200万亩扩大到230万亩。开工建设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元培学院易地新建校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校区、绍兴市人才公寓、越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绍兴县平水副城拆迁安置小区等工程。积极推进诸暨市中医院、嵊州市新医院等项目前期工作。
(3)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以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结构升级,以工业转型升级试点提升产业质量,重点安排五个方面建设。一是抓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兴旅游业态,大力推进全城游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引导新型消费,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制订完善五大制造业导向目录,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二是抓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协调推进一批旅游、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提升生产、生活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服务业、转型升级类和新兴产业类项目投资比重。紧盯央企,开展项目对接与招商。三是抓企业提质建设。鼓励企业通过优质服务、诚信经商,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健全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紧抓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抓发展平台建设。积极致力中心城区和特色商业街、县域商圈、镇级商业街、社区商业、村级便民网络等多层次商业发展新格局,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推进新能源、环保装备、绍兴黄酒等10个左右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省级、市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五是抓发展环境建设。深化银企对接机制,推进新型融资体系建设,逐步化解担保链条。深化协调机制,缓解市场、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