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的意见

  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群众关注的突出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基本确立: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共建相结合的创业就业促进体系,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让老百姓创业有门路、就业有岗位;建立健全多层次、宽覆盖、多功能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加快经济适用住房、中低价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让老百姓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建立健全网络完善、功能齐全、具有南京特色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缓解老百姓看病就医矛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制度完备、管理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让老百姓基本生活无后顾之忧;建立健全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生态环境建设体系,提升生活环境质量,让老百姓喝上更加干净的水、呼吸到更加清洁的空气;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增强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等需求;建立健全政府辅助、社会救助、慈善帮助相结合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及时送给困难群众,让老百姓得到必要的保障和帮助;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南京建设,让老百姓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

  二、着力推进民生各项重点工作,努力解决改善民生的突出问题

  (一)鼓励创业富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2010至2012年3年间,累计扶持各类创业者3万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20 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12年分别达到35000元、13000元。

  1、激励全民创业、倡导自主创业。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积极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激发群众的创业活力。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严格审查并清理垄断部门自行设置的市场准入壁垒,放宽民营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核准、投资者出资方式和经营场所限制等准入条件。2010年新发展私营企业 1.5 万户,个体工商户 2.6 万户,新增注册资本300亿元。

  2、搭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整合政策资源、行政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为中小企业和各类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力发展各类创业服务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创业投资和信用担保等体系,扩大“技术开发费抵扣所得税”等扶持政策的惠及面。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