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C
填表说明
C.1 总说明
1 根据巡查情况填表,填表方式采用打“√”的方法,例如在巡查防浪墙时,未发现裂缝,则在“裂缝:无”后面的“?”打“√”;如果发现裂缝,则在“有”后面的“?”打√”。
2 巡查中发现异常现象的具体情况、汇报情况及检查的处理情况应在表中“情况记录”栏中记录。异常现象主要记录内容见C.2~C.5说明,必要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3 其它坝型的巡查记录可参照当地县(市、区)水利部门制定的表格填写。
C.2 大坝变形巡查
1 “凹陷、隆起、塌坑”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主要记录⑴位置;⑵范围大小和形状;⑶对于塌坑,还要记录塌坑深度,塌坑内有没有水。
2 “裂缝”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主要记录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缝口错距、宽度等。发现裂缝后,一要设置标记,二要把裂缝口保护起来,继续观察。
3 “防浪墙变形”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防浪墙变形是指防浪墙的开裂、错断、倾斜情况。
主要记录⑴位置;⑵开裂或错断方向是直的还是是斜的,走向、长度;⑶裂口宽度等;⑷防浪墙倾斜向上游还是向下游。
C.3 大坝渗漏巡查
1 “阴湿、散浸”和“植物滋生”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主要记录⑴位置⑵潮湿的情况(阴湿、散浸)和范围大小;⑶如果杂草茂盛、土质松软潮湿,甚至积水,人踩上去往下陷,就如实记录。
2 “冒水” 、“渗透水水量”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先看有没有明显细小的水流渗出,主要记录⑴位置;⑵渗透水量多大;可用量水器(如饮料瓶)接水、称重,用手表计时间,然后估算出渗透水的流量(毫升/分钟);⑶渗透流出的水是清水还是浑水;⑷当有块石护坡时,要听一听有没有流水声。
3 渗透变形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主要记录⑴集中渗漏出水口的情况,例如 ① 出口处有没有“翻沙鼓水”,形如“泡泉”现象。② 冒出的是粘土粒还是细砂,有没有“沙环”;③ 出水口有几个,有多大;如果有这些现象,就说明可能发生“管涌”了;⑵在坝脚近坝趾区,还要观察 ① 有没有出现土块隆起,膨胀、断裂或浮动等现象;② 若坝基土为比较均匀的砂层,有没有出现小泉眼、冒气泡,继而是土颗粒向上鼓起,发生浮动、跳跃。如果有这些现象,就说明可能发生“流土”了。③ 杂草是否茂盛,有没有积水,人踩上去会不会往下陷,如果存在,就说明可能已经“近沼泽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