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来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来宾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来政办发〔2009〕158号)精神,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设施的建设、新技术品种推广应用、菜农的技术培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定、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等支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菜篮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从本级财政资金中每年配套一定专项扶持资金。对已建或在建的“菜篮子”项目,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对尚未安排建设的“菜篮子”项目,要按照规划抓紧研究立项,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市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要整合能用于“菜篮子”工程的各项资金,引导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扶持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
(三)加强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
按照稳产、优质、品牌、高效的原则,划定保护范围,制订保护措施,实行标准化生产,严格质量控制,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确保来宾市场对蔬菜的供应需求。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耕地质量建设工程、特色基地建设工程、蔬菜质量安全建设工程和重大实用技术推广工程五大工程。
1.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依托国家实施桂中旱区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基地标准化农田建设,完善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达到土地平整,沟渠路硬质化,符合现代农机作业的要求;依托国家实施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加快推进基地农田小型水利建设。排灌与农田设施配套,沟渠相通,道路畅通,能排能灌,实现百日无雨不受旱,日降百毫米雨不受涝的目标。
2.菜地质量建设工程。
建立菜地质量监测体系。构建全市蔬菜基地土壤质量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对10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土壤质量的实时定位和长期有效监测。对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安全管理,防止有毒有害物以及病原微生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蔬菜的污染,动态掌握全市蔬菜基地土壤环境和地力变化趋势,实现对蔬菜基地土壤环境和地力变化的预警预报。对达不到安全蔬菜生产环境要求的进行修复,达不到高产稳产蔬菜生产地力水平的进行改良培肥,修复和改良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基地将退出蔬菜生产布局区域。
3.特色基地建设工程
时令蔬菜生产基地,周年性时令蔬菜基地稳定在10万亩以上,保障对本市及各县(市、区)主城区市场的供应。
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建设面积为2万亩,主要采取地膜覆盖加滴灌、雾化喷淋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相结合的模式,以钢架大棚为主,适当发展联栋大棚、竹架大棚,同时大力推广遮阳网、防虫网和防雨栽培等配套设施。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