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和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4、应急管理情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情况;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情况;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5、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6、事故查处情况。对2009年以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事故查处,严格责任追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落实整改措施情况。因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监管责任不落实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是否按照“四不放过”和“谁监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审批同意其生产营业谁负责”的原则,追究责任的情况。
(二)集中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和检查。
1、道路运输方面:抓好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主要是落实好“三关一监督”职责、落实道路运输企业主体责任,抓住薄弱环节,认真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要切实做好运输工具的安全检查,防止车辆带病上路。加大对各类交通运输企业(户)、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营运班车、旅游客车、公交车等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车辆的安全监管,严厉查处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疲劳驾驶,以及乘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搭载客运交通工具的违法行为,确保交通运输安全。严厉打击道路非法营业性运输、车辆超载超限、破坏公路安全设施等违法行为。加强城市公交安全措施的落实和防范,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会同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黑车”、车辆超限超载等专项治理。
2、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在用桥梁和隧道及公路安保设施等进行彻底排查和治理。加强对建设项目业主、施工队伍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和“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要求,严防坍塌、高处坠落、起重机械事故等事故发生,对危险路段、重点部位的安全提示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公路建设隐患排查,查堵安全管理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