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项目监督管理
各市(州)卫生局负责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监督评估的内容包括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经费的使用、培训对象的合理性、培训效果等。各项目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现场教学或视频培训,强化管理,认真搞好培训的监督评估,各地在培训前后要对受训人员进行对比测试,以全面了解学员培训的实际效果。
(五)县(市)卫生局管理人员农村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1)组织实施
由省卫生厅负责组织实施,为期7天,参考学时56学时。
(2)按照每人每天1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平均每人补助840元。
(3)培训时间、地点
拟在2010年7-9月份举办,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项目执行时间
2010年11月30日前,全省完成项目实施,接受卫生部检查评估。
五、有关要求
(一)各项目承办单位要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人员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要研究制定培训工作的考核办法,引进绩效考核机制,经费补助要与补助效果挂钩。
(二)要严格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确保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各项目承办单位在培训工作结束后于2010年11月15日前将培训工作总结原件及电子版报送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
(三)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负责对各地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并适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联 系 人:刘 瑜
联系电话:0431-88904085(办、传真)
电子邮箱:jlwstly@126.com
通讯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5号(吉林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
邮政编码: 130051
附件:
2010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培训大纲
一、目的
主要掌握《卫生部、财政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等文件规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要求
(一)熟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流程;掌握个人基本信息采集技巧、健康体检操作手法等。
(二)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掌握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技巧。
(四)熟悉合理膳食、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技巧。
(五)掌握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技巧。
(六)熟练掌握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戒毒、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的技巧。
(七)熟练掌握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的内容。
(八)熟悉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内容;掌握孕前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保健内容和技巧;熟练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
(九)熟悉围产期母亲常见病防治,孕产妇营养和护理指导技巧。
(十)了解老年健康指导的内容,熟练掌握对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技巧。
(十一)掌握预防接种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流程。
(十二)熟悉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的服务内容和流程,了解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法规及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处理。
(十三)熟练掌握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筛查方法、诊疗流程、随访内容和技巧及转诊的适宜技术。
(十四)熟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服务流程;掌握建立健康档案、随访的内容和技巧。
三、培训对象
乡镇卫生院中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
四、培训内容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主要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内容和流程,个人基本信息采集技巧、健康体检规范、接诊、会诊和双向转诊书写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书写规范。
2、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5)开展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戒毒、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3、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营养障碍儿童管理、儿童体检和处理技等。
4、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产妇健康管理的内容,孕前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保健内容和技巧,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
(2)围产期母亲常见病防治,孕产妇营养和护理指导技巧。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主要内容包括:老年健康指导的内容,对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技巧等。
6、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主要内容包括: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接种对象和方式,接种前、时、后的工作,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
7、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主要内容包括:报告程序与方式,报告时限,病人处置消毒处理,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法规及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处理等。
8、慢性病病例管理规范
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筛查方法、诊疗流程、随访内容和技巧及转诊的适宜技术。
9、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规范
主要内容包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服务流程,建立健康档案、随访的内容和技巧。
五、时间安排
(一)总体时间安排:共130天,包括集中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其中理论培训35天,计280学时;临床实践95天,计760学时。
(二)理论培训(集中学习)
参考学时35天,计280学时。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30学时),包括: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解读(6学时)
(2)个人基本信息采集技巧(6学时)
(3)健康体检规范(8学时)
(4)接诊、会诊和双向转诊书写规范(2学时)
(5)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书写规范(3学时)
(6)实例互动练习(5学时)
2、健康教育服务规范(50学时),包括:
(1)健康教育基本理论(4学时)
(2)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6学时)
(3)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2学时)
(4)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17学时):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宫颈癌、常见传染病、精神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
(5)公共卫生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3学时):食品卫生、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等
(6)职业(放射)卫生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3学时)
(7)计划生育指导方法和技巧(7学时)
(8)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4学时)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4学时)
3、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40学时),包括:
(1)儿童健康管理程序(6学时):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
(2)婴幼儿保健护理(6学时):婴幼儿的发育特点、怎样保障儿童清洁卫生、户外运动与健康、五官保健及疾病处理、日常生活护理要点及习惯培养等。
(3)早产儿护理(2学时)
(4)小儿喂养(4学时)、小儿腹泻(2学时)、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4学时)
(5)儿童体检和处理技术(2学时)
(6)异常儿童的管理(8学时):营养不良儿童管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管理、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管理
(7)档案管理及常见问题的咨询指导技巧(4学时)
(8)实例互动练习(2学时)
4、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50学时),包括:
(1)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4学时)
(2)孕产妇保健(17学时):孕前期保健、妊娠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与哺乳期保健
(3)围产期母亲常见病防治(20学时)
(4)孕产妇营养和护理指导(6学时)
(5)实例互动练习(3学时)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学时),包括:
(1)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法(6学时)
(2)中老年人健康管理适宜技术(12学时):对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导技巧等。
(3)实例互动练习(2学时)
6、预防接种服务规范(5学时),包括:
(1)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3学时):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接种对象和方式,接种前、时、后的工作,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
(2)实例互动练习(2学时)
7、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20学时),包括:
(1)
传染病防治法(2学时)
(2)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学时)
(3)传染病的识别与处理(12学时)
(4)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4学时)
8、慢性病病例管理规范(50学时),包括:
(1)高血压病例管理(25学时)
(2)2型糖尿病病例管理(25学时)
9、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规范(15学时),包括: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服务流程,建立健康档案、随访的内容和技巧。
(三)临床实践(集中进修)
1、参考学时:95天,760学时
主要掌握《卫生部、财政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等文件规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有关服务知识技能,以及有关政策和相关的公共卫生管理业务知识等。
2、方式: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到县级以上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95天。
六、培训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可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临床实践应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安排,确保每一个学员有充足时间接受临床实践,也可与理论培训穿插进行,必须保证临床实际培训效果。
第二部分 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大纲
一、目的
主要学习《卫生部、财政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规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的基本服务知识技能。
二、培训对象
为获得国家规定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三、培训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总体时间安排:共5天,40学时。
(二)培训内容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10学时),包括: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解读(3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