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人基本信息采集技巧(2学时)
(3)健康体检规范(2学时)
(4)接诊、会诊和双向转诊书写规范(1学时)
(5)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书写规范(1学时)
(6)实例互动练习(1学时)
2、健康教育服务规范(7学时),包括:
(1)健康教育基本理论(1学时)
(2)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学时)
(3)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1学时)
(4)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1学时)
(5)公共卫生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1学时):食品卫生、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等。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1学时)
3、0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学时)
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
4、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学时),包括:
(1)产褥期保健(1学时)
(2)母乳喂养与哺乳期保健(1学时)
5、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学时),包括:
(1)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方法(1学时)
(2)实例互动练习(1学时)
6、预防接种服务规范(2学时),包括:
(1)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1学时):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接种对象和方式,接种前、时、后的工作,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
(2)实例互动练习(1学时)
7、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2学时),包括:
(1)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1学时)
(2)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1学时)
8、慢性病病例管理规范(10学时),包括:
(1)高血压病例管理(5学时)
(2)2型糖尿病病例管理(5学时)
9、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规范(3学时)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服务流程,建立健康档案、随访的内容和技巧。
四、培训方法
采取集中培训形式,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乡村医生在乡镇卫生院集中接受培训。
第三部分 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大纲
一、目的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为全国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等方式,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培训对象
为乡镇卫生院负责妇产科和外科的技术人员各1名。
三、培训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总体时间安排
两类人员分别培训5.5天,各44学时;其中理论培训各2.5天,计20学时,临床实践各3天,计24学时。
(二)理论培训
1、宫颈癌检查 20学时
(1)宫颈癌的防治知识(12学时):流行病学、病理、临床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等。
(2)宫颈癌筛查常用检查操作规范(8学时):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涂片方法和要点、TBS分类方法、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阴道镜等检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诊断标准及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标准、检查报告填写要求等。
2、乳腺癌检查 20学时
(1)乳腺癌的防治知识(12学时):流行病学、病理、临床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等。
(2)乳腺癌筛查常用检查操作规范(8学时):乳腺钼靶X线、彩超检查、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影像标准、检查报告填写要求等。
(三)临床实践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地方需要进行安排,每人培训3天。
第四部分 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大纲
一、时间安排
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为5天,参考学时为40个学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或委托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
二、培训内容
1、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可由各项目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村卫生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制定。重点围绕与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信息化建设,医改实施方案解读、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知识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同时可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现场参观,并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
2、每一位学员都必须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为题,结合实践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培训的省或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留案备查。
第五部分 培训具体要求
各地要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加强督导和检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一、加强培训前后对比测试
每项培训前后应根据培训大纲的规定要求进行对比测试,以了解学员的培训效果变化。测试可以采取问卷、提问、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每位学员都应参加测试,负责组织实施的卫生行政部门应留有书面记录以备核查。
二、加强培训效果的监测评价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培训效果作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培训评价报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可采取委托有关单位或组织有关专家的方式,加强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卫生机构和学员学习情况的督促检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的专家组要定期到基层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培训师资,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卫生部将依据培训大纲所规定的主要内容,适时组织开展抽查工作,以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三、严格要求,加强管理
(一)承担具体任务的有关卫生机构应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工作组,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制订培训的具体实施计划;
2、提前培训师资;
3、组织安排学员学习;
4、加强学员管理;
5、制订培训质量评价和监测等各项管理制度;
6、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确保学员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培训任务;
7、其他有关工作。
(二)对带教医院和带教教师的要求
1、对承担临床进修任务的医疗机构要求
(1)能保证按照进修计划的要求提供临床实践,配备合格的带教老师;
(2)根据进修计划保证进修医生的实际操作训练次数和质量。
2、对带教教师的要求
(1)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的专科医师,并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责任心;
(2)熟悉培训的任务和要求;
(3)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培训、指导、考核进修医生;
(4)在科室进修结束后填写进修鉴定,送交进修主管部门;
(5)保证进修医师学习时间,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训练和操作要求。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达到规定的培训目的和要求
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各地可采取集中授课和分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保证学员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和交流机会,提高学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切实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的有机结合。在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和县卫生局局长的培训中,应重点启发他们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并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经验交流和现场参观。为提高培训效果,应尽量采取小班授课方式。
附件1、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
填报单位: 省(区、市)(盖章)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出生年月 | 学历 | 专业 | 执业资格 | 执业
类别 | 职称 | 身份证号 | 联系电话 | 工作单位 | 培训机构 | 培训天数 | 培训
期间 | 培训结束
考核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