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参观、研究世博场馆,关注中央企业馆,积极与参会央企对接,深入研究太空家园馆、上海企业联合馆、信息通信馆和上汽-通用汽车馆等,探寻我区在民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与参展企业的合作可能。研究、分析128家央企的发展战略、主营业务、产业投资动向,充分利用世博影响力,深入推进与央企的合作与交流。聚焦民营企业联合馆,深化同大型民营企业合作,拓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流通业态,积极培育新的合作伙伴,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区投资发展现代商贸、商务办公和金融服务业,优化闵行消费环境和企业融资环境。(牵头单位:区经委,时间节点:世博期间及世博后)
21、举办“闵行杯世博网球联谊赛”,邀请相关央企负责人参加,增加央企对闵行投资环境的理解和认识。(牵头单位:区经委、区体育局,时间节点:世博期间)
(二)借助世博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2、结合世博接待工作开展主题活动。以热情的接待服务吸引国际知名企业集团、央企、市属大集团来闵行参观考察,寻找在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及其他产业领域的合作商机。做好前来观展的其他省市、地区的接待工作,举办“看世博、谋发展、促合作”主题活动,召开“闵行与友好城市共享世博、共谋发展研讨会”、“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等,举办“企业家春申论坛”,拓展与友好地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合作交流办、区经委,时间节点:世博期间及世博后)
23、组织国内外知名企业参观我区,主动介绍南虹桥商务区、七宝商务区、莘庄商务区等发展规划,宣传“大招商”政策,吸引优质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地,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牵头单位:区经委、各商务区,时间节点:世博期间及世博后)。
24、开展学习考察和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推介我区投资环境,寻求更多合作机会。世博期间召开1-2场专业性和综合性的投资说明会,介绍闵行投资环境,吸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着力引进具有原创力、影响力、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龙头企业,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大型央企、知名民企、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闵行,抢占发展先机。(牵头单位:区经委,时间节点:世博期间及世博后)
(三)加强信息交流,扩大世博影响力
25、广泛收集刊载于报纸、杂志、书籍、网络及各种宣传资料上有关世博的舆论和信息,对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世博信息电子数据库,以电子介质的形式进行存档保存,重点信息以简报的形式及时上报区领导和发送相关部门。(牵头单位:区档案局,时间节点:世博期间)
26、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闵行报》每周出版一期世博报道专版,对世博焦点信息进行跟踪和报道。(牵头单位:闵行报社,时间节点:世博期间)
27、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沟通协作平台,全程做好世博信息沟通和对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新颖性。关注外省市和外区县参与世博、分享世博的有益做法,紧扣中心工作,注重突出特色,做好整理归类,加强世博信息和资料收集工作。编发《世博信息专报》,加强对世博展会、论坛等活动和各类舆情的综合分析,结合本区实际,深入研究世博会的先进理念带给闵行“后世博”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供区领导参阅。(牵头单位:区政府研究室,时间节点:世博期间)
三、放大世博后续效应,推动闵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积极参与世博,充分吸收世博新技术、新理念,促进六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闵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
(一)关注世博论坛,拓展新一轮产业发展思路
28、积极关注世博会期间举办的高峰论坛和主题论坛,吸收高峰论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闵行实际,为“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吸收论坛成果,为闵行发展提供建议,在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长三角联动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思路。(牵头单位:详见表2,时间节点:世博期间)
表2:关注世博会高峰论坛和主题论坛分工表
类别
| 名 称
| 责任部门
| 地点
|
高峰论坛
| 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区发展改革委、区建设交通委
| 上海
|
主题论坛
| 信息化与城市发展
| 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建设交通委
| 宁波
|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
| 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广影视局
| 苏州
|
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
| 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
| 无锡
|
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
| 区环保局、区绿化市容局、区水务局
| 南京
|
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
| 区发展改革委、区农委
| 绍兴
|
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
|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规划土地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水务局
| 杭州
|
公众论坛
| 青年高峰论坛
| 区青年局
| 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