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用足后世博机遇,推动“十二五”发展
把发挥世博后续效应与促进“十二五”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世博在优化空间发展战略、推动深度城市化、打造智慧城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地将世博资源转化为发展机遇,促进闵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一)优化空间发展战略
53、承接市黄浦江开发战略,按照城市沿水系发展规律,研究闵行沿黄浦江两岸开发相关工作,主动协调各单位调结构、转方式,争取将闵行黄浦江两岸开发纳入市沿黄浦江开发总体战略和规划。(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土地局、区水务局,时间节点:世博后)
54、结合黄浦江两岸用地调整和功能开发,创造条件启动黄浦江两岸(闵行段)基础性开发和生态绿化建设。改善闵行黄浦江沿岸生态环境,创造具有强烈都市特征的滨水生态与绿化景观,形成黄浦江沿江地区的绿色走廊和滨水生态景观轴。(牵头单位:区规划土地局、区水务局、区建设交通委、区绿化市容局,时间节点:世博后)。
55、借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以黄浦江沿岸水上码头为依托,发挥通江达海优势,积极论证并推动建设黄浦江水上游船游艇俱乐部,大力发展水上旅游。(牵头单位:区经委、区水务局,时间节点:世博期间及世博后)
56、充分挖掘水文化和春申文化,体现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良性互动,为“大紫竹”地区科技创新提升提供良好人文环境。结合吴泾工业区综合整治和黄浦江沿岸生态环境的优化,深挖沿江地区文化底蕴,为沿黄浦江地区形成文化创意、科技研发、滨水休闲、生态宜居等服务业集聚发展带奠定基础。(牵头单位:区文广影视局、区水务局、区规划土地局、区经委,时间节点:世博期间及世博后)
57、学习世博先进理念,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区发展改革委做好“大紫竹”地区、浦江镇发展规划,区经委做好虹桥商务区发展规划。(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农委,时间节点:世博期间及世博后)
58、借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所展示的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环境的科技创新等四个主题,积极推进闵行重点功能区发展。(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土地局、各有关镇、街道,时间节点:世博后)
(二)推进深度城市化发展
59、组织相关部门参观世博会主题馆、国家馆,汇编形成研究报告,借鉴世博会所展示的先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拓展闵行“十二五”深度城市化发展思路。(牵头单位:区政府研究室,各参与单位分工见表4,时间节点:世博期间及世博后)
表4:各单位重点借鉴先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分工表
世博场馆
| 主要参观内容
| 负责单位
|
主题馆
| 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地球馆、城市足迹馆、城市未来馆
| 区规划土地局
|
国家馆
| 中国国家馆、中国省区市联合馆
| 区文广影视局
|
国家馆
| 以色列馆、日本馆、韩国馆,亚洲联合馆
| 区科委
|
国家馆
| 中南美洲联合馆、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
| 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
国家馆
| 欧洲联合馆、比利时、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等重要欧洲国家馆
| 区经委
|
国家馆
| 中国馆、加拿大馆、非洲馆
| 区发展改革委
|
国际组织馆
| 各国际组织馆
| 区外事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