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做好善后处理和总结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责任制,切实做好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总结评估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县政府应急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做好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总结评估工作。
六、切实加强应急科普宣教培训工作
(十七)创新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全面加强和创新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形式,分行业每月开展1次应急管理专题宣传,制作播放公益宣传片,提高宣传效率,扩大社会影响。继续推动应急知识进学校、进课本、进课堂的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系统的公共安全和应急知识教育。结合各类公共安全专题活动,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应急宣传活动。
(十八)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继续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计划。制订应急管理干部培训计划,拓宽培训渠道,加强专业人才和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县政府应急办将会同有关部门举办1期应急管理知识培训。
(十九)加强应急管理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区域性应急联动机制,与周边区县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七、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汇总工作
(二十)做好政务值班工作。加强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政务值班工作,认真落实24小时干部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进一步推进政务值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不断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的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完善信息通报考核制度,提高信息报告时效和质量。
(二十一)加强信息综合分析。高度重视领导关心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众感受的“疼点”问题,及时发现趋向性、苗头性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社会舆情收集分析和综合研判,提高风险评估能力,认真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归类、分析、汇总工作,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助手。认真做好领导批示、指示精神的督办、反馈工作。
(二十二)创新县长公开电话和电子信箱工作。改进县长公开电话的组织机构、服务模式、职能范围和工作机制,力争在接听公开电话数量和办理质量上有所突破。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和单位的指导和督促,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八、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
(二十三)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及时研究和解决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人员、装备、经费、责任到位。认真落实应急管理“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严格实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好乡镇平安建设应急管理工作和县级部门应急管理年度目标考核工作。